- 熱門文章
- 隨機文章
一頭牛的故事原文
一頭牛的故事
文/陳正
在六零年前后,農村吃食堂飯的時候,我隊里有一頭沒尾巴牛,在方圓鄰村都是馳了名的。此牛并非生來就沒尾巴,而是后來被人們折磨斷了的。
那牛老早還是我家的,土改時,我家財產被分給了貧下中農,此牛未分,還留給我家使用,在五七年成立人民公社時歸了集體。才入社時,此牛正當力壯,身高體健,金黃色的皮毛油光水亮,是隊里唯一的好耕牛,脾氣溫順,拉犁拉磨從不偷懶,使用的人也就能省不少的心了。在使用牲口的活系中,它就成了主角,當然也就吃了更多的苦頭。
三年饑荒時期,人吃不夠,尚能胡抓亂挖,牛馬牲畜可就慘多了。那時野菜樹葉被人吃光,牛馬吃的麩子、麻糝也是人們充饑的好食物。飼養(yǎng)員把牲口的飼料麻糝除自己享用外,還偷賣給別人,能吃到牲口嘴里的就極少了。受勞累饑餓的牛馬牲畜,都愈來愈瘦。曾有個教師形容瘦牛說,脊梁像刀子,尾巴像錐子,體輕能飛上天,就被打成了右派分子。
靈寶本來就是風水寶地,我村又因靠西崖根,不住人的爛窯較多,解放前豫東豫南逃荒要飯的難民,凡是到我村的,都能落住腳,隨便找個爛窯就安了家。所以我村的外來雜姓就特別多,也就多了些有手藝的人,織布袋的,合麻繩的,熟牛羊皮的……
更有一個趕大車的高手人稱大個,個頭蠻高,雖聳肩駝背,臉也熏黑,但他趕車有一套本領,鞭稍總能抽到牲口的兩耳之間,快慢拐彎都能掌握自如。因有此人才,我隊里就買了一輛牛拉車,交給他掌鞭作營生,這頭黃牛就成了這車的主駕駛。
一日隊里食堂沒煤燒了,讓大個叔套這黃牛車到五畝塬項城煤窯去拉煤,并需要派一個幫手。這種特殊的活,因路遠還挨饑受凍,隊長知道不好派人,因我是被他使用順了的,這活就派給了我。因煤窯離家較遠,到那說不定還要排號等待,所以得趁早去,我們未吃早飯,帶了干糧就出發(fā)了。去時是空車,人和牛都尚有精力,一路順風,大半早就到了。果然買煤的人多,有挑擔的,有趕車的,我們把車停在一旁,先去開了票,挨號等待裝車。因從未到過這種地方,在這當兒,我就好奇地在井口附近遛達。
原本是小煤礦,設施簡陋,因礦上的常規(guī)是不能讓女人進的,所以從低矮的井口里鉆出來拉煤的礦工個個都裸著身子,連褲頭都沒得穿,渾身被煤染得黑不溜秋,不分眉眼,人稱煤黑子,進進出出都是爬著行走的。雖然外界還是春寒季節(jié),井里卻是挺熱的,加上他們往上拖著滿載的煤車,個個汗流浹背。他們頭頂礦燈,煤粉與汗水和成的黑漿從頭到腳往下淌,無奈時就用別在腰里的刮板把汗?jié){往下刮。
等待許久,好不容易挨住我們裝車了,但也還是挺慢的,礦工拉上來一車,過了磅,我們就接住往牛車里倒,拉一車裝一車,老大時侯總算裝滿。
回家的路上,老牛邁著穩(wěn)健的步子拉著煤車,我和大個叔分別坐在左右車幫,伴隨著噗嗒噗嗒的牛蹄聲,大個叔揚鞭呼哨,悠悠地下山了。遇到小橋或狹窄的路段,大個叔都會讓我下車,牽著牛韁繩小心度過,一路還算順當。
誰知老天不給方便,中途便下起雨了,小雨也不妨事,當走到離家不遠的澗河灘要過河時,這雨也就大了起來。大個叔心想快點到家,就急促驅牛趕車,此處河灘較寬,河水分開幾股,也都無橋梁,行人都是踩著鏈石過河,淺水處才是車路。前幾股分流都順利通過,誰知行到最后一道河流當中,一塊石頭絆住了車輪,車就打住不動了。
大個叔讓我脫了鞋,我在刺骨的河水中牽著牛韁繩硬拉,他在后連喊帶打,牛先是往前沖,但車未動,我就彎腰搬走車輪下的石頭,大個叔再去打牛驅車,車輪動了一下又被打處。一連幾回猛沖無效,牛的氣力也快消耗盡了。大個叔還在狠狠地打牛,牛又一次猛沖時,撲通一下就臥在水里了。此時錐子雨愈下愈大,我倆的衣服都濕得貼住了身子,心急如焚,也顧不得去想寒冷。大個叔使勁打牛,我也硬拉韁繩想讓牛站起,但都無濟于事。
大個叔忽然想起了以前,因牲口都瘦得皮包骨頭,沒了精力,干活經常臥套不起,光是鞭打無用,無奈中,人們都會拾起半截磚搓它的尾巴根,當牲口無法忍耐時就會自己站起。這牛原先也經常被人搓過,尾巴根一周都落下了傷疤,不長毛的地方形成了一個環(huán)狀。
于是,他就撿起一塊扁平的石頭也照牛尾巴根連搓帶喊。因經過幾次折騰,加上大雨寒冷,老牛身子也虛脫了,尾巴再疼也不肯站起。大個叔急躁間,把牛尾巴搓流血了,老牛還是一動不動。我倆也都心涼了,這才感覺到了寒冷,身體開始顫抖。無法,大個叔就對我說:“咋辦呀!咱都在這里磨搗也無用,你就在這先看住牛和煤車,我趕緊回去再拉一個牛來扯捎?!苯淮螅痛掖译x去了。
雨還在下,牛還在臥,大個叔走后,獨我一人更無望了,我身體哆嗦得愈來愈很,再下去我都支持不住了。我索性把牛的拉套去掉,這時牛知道不讓它拉車了,才緩緩地站起來。我把牛拉上河岸,拴在路旁的一棵大柳樹上,先不讓牛丟失,也管不了煤車了。這時我四處張望,見不遠的地方在冒煙,是個燒瓦窯,我就朝那奔去。
近前后,燒窯的師傅見我水雞一樣,不說二話就讓我去爐坑里烤火,還從他住處端來開水,讓我喝了暖暖身子。我謝過了師傅,一邊烤著濕透的衣服,還得不時地走出爐坑,觀望老牛,別讓丟失。大雨過后,才遠遠看見大個叔牽著一頭牛接煤車來了。
從此,這牛尾巴根的傷就一直未好,雖然也上了藥,但牛尾巴在驅蚊蠅時是要甩動的,那傷也就很難愈合,以致潰爛化膿,不知何時就徹底斷了,可憐的老黃牛就成了沒尾巴牛。這驅蚊蠅的器具沒了,牛只得忍受蚊叮蠅哄,尤其夏季,見牛擺著尾巴尖,不時回頭欲看不能,誰看見都會難受。
人常說,好人多遭難,這好牛也是多災的。記得解放前的一天,我家伙計套著此牛在西塬上犁那二畝地,日落時分,因還未耕完,多熬了點時間,天黑下來了,下了套,牛輕松地亂蹦亂跳,當奔到崖邊坡口時,失了前蹄,一下掉到崖下去了?;镉嬁只艧o比,也不知是死是活,就趕忙回家叫人營救。不見伙計回家,家人也都沒用飯,正焦急時,聽見門響,父親開門,聽伙計驚慌地說牛掉崖了,心里一怔,也顧不得先吃飯,趕快叫出家人和另外兩個伙計一同去營救。
他們背著镢頭鐵锨,抬杠繩索等,當時我還小,大人讓我打著燈籠照路,我也不知道熬煎,只覺得好玩。到現場失事的地方察看,見崖下有一個二棱,距崖上有一兩丈高。人下去未見牛,原來那平臺上有一個小窯,牛見無人,就鉆進去避寒。見人來時,不知是饑是痛,哞哞直叫。見牛無大傷,只是兩角折斷,沒掉到二棱下的深溝,也是大幸。人們動手先修路,父親又一邊讓人回家取饃,先壓住饑,再給牛帶點吃的和包扎傷口的布條。
忙乎半夜,修了一條還沒牛身寬的小棧道,家人們小心翼翼,一人在前牽著牛鼻子,前后兩人拿著長竿夾著牛身,一步一步往上挪。一兩丈長的小路,就走了個把時辰,入了大路,人們才松了口氣。打那以后,這牛更是減少了調皮的脾氣,增添了踏實的性格。
這老黃牛以前斷了雙角,因口輕,那角也能再生,還是長出了一對新角?,F在老了,又斷了尾巴,這尾巴可是不能再長的。后來的日子,蚊叮蠅哄,不知怎樣忍受。拉磨拉犁雖然受人鞭打,但也為之驅走了蚊蠅,還是有點欣慰。
那年頭,人們連野菜樹葉都吃不飽,更別說牲畜了。不過這頭老黃牛,雖然也瘦,但還是很堅強,其它的牲口都接連被餓死,它卻還保住了一條性命。它看著同伴們的尸體被人宰剝,雖不見流淚,可能也在傷心。而人們聽說死了牲畜,心里都暗暗歡喜,并提著籃子要去分肉,也不去想想讓自己代替牲畜推磨拉耙的滋味。就是想到也無所謂,反正干啥都是餓肚子出力的活,先能香香地吃頓倒宰肉也是最大的享受。不然一年到頭,過年吃上吃不上肉,還是兩回事。沒尾巴牛仍然活著,它的肉沒被人吃掉,也算幸運得多了。
后來,老黃牛老了,我記不得它的后事。但我猜想,除了一把老骨頭無用外,皮和肉都貢獻給了人們。
其他文章
- 張國榮感情語錄
- 烏當中學怎么樣
- 黃家駒的AMANI是什么意思
- yu是聲母韻母還是整體認讀
- 什么是農業(yè)示范園
- 嘉睿的意思 佳睿的意思 晟睿的意思
- 雄姿英發(fā)是什么意思
- 怎么仿寫詩歌
- 短時評怎么寫
- 廁所里的搞笑詩
- 陌上初熏 是什么意思
- 什么叫戲歌
- 成語成語什么化雨
- 青島大學膠州校區(qū)介紹
- or的中文是什么意思
- 關于童年的詩
- Hanson或Hansen做英文名怎樣
- 引吭高歌讀音
- 餃子的來歷和由來
- 相的組詞有哪些詞語
- 烏衣巷的解釋
- 用 勤 組成的詞語有哪些
- 阜陽市城郊中學怎么樣
- 去海邊穿什么鞋兒童
- 十九繁體
- 硫酸霧化學式
- 你們知道味字可以組什么詞嗎
- 美人魚怎么畫
- 艾子教孫 文言文翻譯
- 黑龍江財經大學怎么樣